简介: 作为世界上拥有园林最多的城市,苏州究竟有多少历史园林?三次普查的数据触目惊心:1959年存有91处,1982年存有69处,2013年底仅存53处——50多年间,苏州园林竟然消失了38处,这些都是散落在社会上的园林!
作为世界上拥有园林最多的城市,苏州究竟有多少历史园林?三次普查的数据触目惊心:1959年存有91处,1982年存有69处,2013年底仅存53处——50多年间,苏州园林竟然消失了38处,这些都是散落在社会上的园林!
近日召开的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经审议,原则同意市园林主管部门关于公布《苏州园林名录》(一)的汇报。该名录修改完善后,不日将向社会公布。记者了解到,公布名录,实施分类保护管理,将在苏州园林保护历史上翻开时代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全国同行业中属于创新之举。
社会上分散管理的园林产权不一,有的个人在使用,有的企、事业单位在使用,它们的现状究竟如何?保护管理上遇到哪些问题?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面对面采访这些园林的产权所有者、管理使用者,进行了详细调查。
单靠私人很难保护好园子
“残粒园”,对于不少苏州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记者沿人民路由南往北,拐进位于北寺塔东南方向的装驾桥巷,找到“34号”,只见一扇满是尘土的木门上,挂着“吴待秋故居”的牌子。进门后一直往里,记者问了几个房客,走到第五进时,才看到另一扇木门,上面贴着“私人住宅、谢绝参观”。
推门入园,著名书画家吴放木的遗孀周梅英和其子吴元已等候在天井里。园门内一条石径被草、落叶、青苔盖得严严实实,铺地的图案已无从寻觅。石径边零乱堆放着水缸、空花盆。穿过圆洞门,记者眼前豁然开朗,这么小一个园子,却有山、有水、有亭,疏密有致,不显拥挤。
窄窄的假山石级上,铁栏杆已锈迹斑斑,一地枯叶,路两边杂草茂盛。跨过半空中的小石桥,记者来到假山顶上的半亭“括苍亭”。亭内的书橱早已破损,并积满尘土,东面的吴王靠也已油漆剥落,破旧不堪。
吴元说,半亭20多年前修过一次,耗资4万多元,工期40多天。修好才五、六年,就又显破败了。后来,园子基本没有大修过,如今,亭子顶上两只损坏的戗角也找不到了。
园中部有一个水池,池里满是淤泥和断枝。记者沿石径环水一周,却屡被路旁疯长的植物阻路。吴元说,现在即使有资金也没法修,一是大门里住着“72家房客”,过道很窄,建筑材料无法进出,二是塘里淤泥味道重,清出去的话,居民意见大。
装驾桥社区书记曹永坚也告诉记者,残粒园门口一棵140岁的广玉兰一直被居民投诉,因为不能及时清扫,落叶越堆越高,快堆到他们家窗沿下了……
吴元告诉记者,“老屋冬冷夏热,下雨漏水、刮风落灰,居住条件很差。包括老太太,我们一家人都盼有关方面尽早来收购,这也是保护园子的最好办法。”
缺技术缺资金成两大瓶颈
分散在社会上的园林,除了私人所有的之外,还有不少由企、事业单位管理、使用,保护现状参差不齐。记者实地探访慕园、北半园、惠荫园等发现,缺技术、缺资金是一个共同的难题。
富仁坊72.5号电信公司大院,地处马路交汇口,四周高楼林立,院内现存千余平方米的慕园简直就是一座“孤岛”,又像是被藏起来的“水石盆景”。
入园绕行一周,记者发现,园内石桥、石径多处积着泥土和枯叶,西面有一大堆瓦片,棕榈树的枯叶久未清理。苏州电信后勤保障中心许峰告诉记者,园内假山、石桥久未检查、修缮,有没有安全隐患不得而知。慕园不对外开放,也不建议进大院办事的客户私自入园参观。
慕园入口东侧,一棵200年的瓜子黄杨向东倾斜45度,横卧在门边。许峰说,其主干曾遭雷击,早已枯死,入口西侧一棵松树也曾被台风刮倒。“我们非常希望园林专业人士来现场指导修剪树木、维护假山,让慕园成为一处真正的花园!”
位于白塔西路的北半园,现由平江府酒店管理、使用。酒店综合部主任姚德荣告诉记者,创元集团投资800万元,于2009年下半年对北半园进行了修缮,工程历时8个月。“园内半波舫、知足轩、藏书楼,现用作客人用餐、会议和休闲的场地”。他说,园内安装了消火栓、烟感器和喷淋系统,保安24小时巡视,还有专人保洁。
说到困难和问题,姚德荣如数家珍:每年黄梅季,园内建筑物墙面总会脱落,并出现大块霉斑;正门天井内一棵名贵黑松前年夏天被晒死了……“像墙体粉刷、窗柱油漆、屋顶筑漏等,每年要投入五、六万元。”他说,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要根据经营状况来安排维修资金。其次,花木养护、建筑维修,也需要专业的师傅,这也是企业所缺乏的。
位于南显子巷的惠荫园,现由一初中管理、使用。一初中校长柯勤告诉记者,惠荫园日常小修小补,每年需要几万元。学校年底打报告申请次年暑期维修项目经费,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他举例,校门东侧200多平方米建筑,原为用餐点、小卖部和劳技教室,计划改造成专用教室,方案2013年就做好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未能付诸实施。
28座散落的园林亟待抢救
去年10月以来,市园林部门对古城区域分散管理的41处园林进行了摸底。其中,有三分之一得到了较好保护,三分之一基本保持原状或正在维修中,还有三分之一保护状况较差,有的长期得不到维护,有的要素已不全,有的已濒临残废,有的已基本无园可寻。
园林遗产保护专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调研员周苏宁说,古城区域现存的53处园林中,完整的12处,由市园林部门直属管理;较好的13处,主要由机关或事业单位管理,完整和较好率占47%。其余为分散在社会“上的园林,较差的19处,占36%,半废和残存的9处,占17%,”他说,“这些园林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使用或居民居住。由于保护意识差、专业水平低、资金缺乏,保护状况普遍较差,这也正是以往导致园林灭失的原因。”
“苏州园林作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特色的品牌,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必须加强对其群体性、完整性、原真性的保护。”周苏宁认为,苏州园林作为一个群体,应实施统一的行业管理,可借鉴9处遗产园林的保护管理模式,对分散在社会上的41处园林实施分类保护,逐步纳入统一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周苏宁建议,建立、健全由园林,规划、住建、文物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依据《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苏州园林分类保护管理办法》。按照“对外开放型、内部使用型、公私混合型、私人居住型”和“抢救性保护、修复修缮性保护、遗址保护”以及“全面开放、预约开放、专题研究考察”等不同类别,分门别类,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与保护管理主体使用部门、单位和个人签订保护管理协议,统一挂牌,统一标准,明确责任,严格监督,定期检查。这样,才能确保园林得到更好保护,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个不能少”的目标和要求得到落实,确保苏州“园林城市”的美誉永不损色。
更有效地保护散落的园林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遗产监管处陈荣伟处长说,列入名录的苏州园林,应包括历代建造的具有典范性的、以写意山水艺术为特征,由古典建筑、人工山水、花草树木为要素组成的宅第园林、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会馆园林、书院园林等。其范围应为苏州市域内的古典园林、近代园林和园林遗址。
陈荣伟认为,列入名录的苏州园林,一是应符合“苏州园林”的定义和范围;二是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三是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或风格独特,有一定的代表性;四是园林格局和要素保存完好,目前已对外开放。他同时提出,园林格局基本保存,要素缺失,保护管理状况较差,但符合前三条,并具有修复价值,或修复后具备开放条件;以及符合前三条,产权属于私人,目前保护管理状况较好的,经专家论证、把关后,也应列入名录。
陈荣伟说,目前《苏州园林分类管理办法》和《苏州园林分类管理技术规范》正在抓紧制定,并将在试行中不断修改、完善,通过强化责任,严格监管,逐步提高社会分散园林的保护管理责任和水平。
陈荣伟还透露,市园林主管部门将及时把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的成果引入社会分散管理园林的保护中,按不同类别进行监测,提高预防性保护水平。同时,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这一平台,发挥园林、古建行业以及民间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保护修复培训基地,为园林保护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 标签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