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有一处成片的危房,而且不时掉落房屋部件,你会怎么做?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拆”。但如果这片危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会怎么样呢?
有一处成片的危房,而且不时掉落房屋部件,你会怎么做?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拆”。但如果这片危房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会怎么样呢?广东汕头老市区的镇邦街眼下正面临这一问题——为了防止危房的临街外立面不断脱落和避免误伤行人,有关方面给这些危房的外立面刷上了一层水泥浆,但此举一出,立刻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议论,认为此举对传统骑楼的建筑之美“造成破坏”。 (南方日报)
的确,“老城不只有历史,也有危房”。换而言之,我们同样可以说,老城不仅有小清新的浪漫怀想,更有迫在眼前的现实隐患。在无法两全的语境下,文化审美的需求,自然应该让位于“保障安全”的需要。一层水泥浆,尽管湮没了老骑楼的岁月风华,却至少保证了路人不被坠物伤及。可以说,这是一种最无奈的妥协。
面对网友质疑,当地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此举“并非修缮,而是扶危”。言尽于此,公众似乎无法再要求更多。要知道,任何“老城区”首先都是当地人居住的功能性聚落,然后才是具备一定历史价值的人文遗产。这决定了,当地民众以及代理性的公共管理机构,才是决定老城区命运的合适主体——局外人发乎于情的长吁短叹,终究无法取代当事者依照“实际情况”所作的决断。
受制于现实条件的掣肘,想必还会有更多传统建筑会日渐破败。为此破局,一则需要加大公共投入,从而扩大“文保”的范围和力度,可即便如此仍存在着筛选、弃取的过程;再者,则只有有赖于市场化的商业开发,将老城资源嫁接到现代社会的消费场景之内,藉此寻找新的生命力。而从现实来看,后一种路径,也许更有实现的可能。
相较于海量的传统建筑,能够有幸纳入“文物保护名单”的着实少之又少。如汕头骑楼这般,在岁月中没落的老建筑,可谓不计其数。所以如此,当然有着诸多显而易见的原因。比如说,商业创意贫瘠,成片的人文遗产,未能打造成标志性的旅游景观;再比如说,市场运作沉睡,房产质押、委托代管、产权入股、统一经营等等手段,并未充分运用到老城区的发展之中。由此,缺乏清晰的商业路径以及必要的资本流入,老城老建筑难免成为一潭死水。
面对传统建筑之式微,我们固然可以呼吁公共责任兜底,可到最后却多半还是要自寻出路。所有人都该意识到,唯有多一点商业创造力,多一点拥抱市场的勇气和技巧,才能为老城区找到一条体面的生存之路。
- 标签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