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日,在美丽的富春江畔的一个厂房里,来自亚洲国家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官员研修班的25名外国友人,对这个世所罕见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赞不绝口:一座小型水力发电厂,只要有水就能发电。老外们围着水轮机、发电机等研究个不停。
近日,在美丽的富春江畔的一个厂房里,来自亚洲国家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官员研修班的25名外国友人,对这个世所罕见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赞不绝口:一座小型水力发电厂,只要有水就能发电。老外们围着水轮机、发电机等研究个不停。
这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人叫吴玉泉,是一个从维修电影放映机微型马达起步,一路修到中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传奇人物。
从农民到“土工程师”
农民出身的吴玉泉与水电结缘,是因为他17岁高中毕业那年通过考试,当上了公社的电影放映员。
16毫米放映机,靠一只微型马达来带动。可放映机的马达常“罢工”,吴玉泉只能送到十几里外的富阳镇上去修理。好学的吴玉泉凭着高中物理知识,一边向师傅请教,一边去书店找来相关读物对照着看,他将马达拆开反复研究。不久,他学会了修理马达。
接着,吴玉泉学会了修吊扇、台扇上的马达。后来,又慢慢学会了维修抽水机、打稻机、脱粒机上使用的各种功率的电动机。上世纪80年代初,吴玉泉开办了家庭作坊,专门修理电动机、潜水泵,组装电风扇,成了村里的“土工程师”。
从小马达到大型发电机
1986年,吴玉泉把电机维修小作坊搬到了富阳镇,挂出了富阳机电维修部的牌子,为农民修理电动机、潜水泵。每次看到问题机器,他就很兴奋,不修好就不休息。当时的维修部总备着四五台电动机和潜水泵,遇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农民又急用,吴玉泉就把备用机器借给他们使用,耐下心来修理问题机器,不修好决不罢休。不到一年时间,维修部远近闻名。老乡们都说,吴玉泉是妙手,没有搞不定的机器。
1995年,吴玉泉成立了富春江电机电器修理厂,业务范围从简单的农村机电修理发展到造纸厂、印染厂、电缆厂的电动机修理,从交流电机到直流电机,发展到大型水泥厂、钢厂、化工厂的高压电动机和水电站发电机等高难度高技术电机的维护保养和抢修服务,成为当时浙江省专业维修各类电动机、发电机规模最大的企业。3年后,富春江电机电器修理厂发展成为制造与维修电机的杭州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精益求精练就“千里眼”、“顺风耳”
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吴玉泉总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够用。为此,他除了订阅大量的书报杂志进行学习外,还经常到大专院校、科研所向专家讨教。特别是公司从上海等地聘请来的5名工程师、技术员,都有几十年的机电维修经验。只要有空,吴玉泉就虚心向师傅们请教。有时怕忘记,还把学到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上,经常翻阅,直到脑子记住为止。
长期的实践加上虚心好学,吴玉泉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和一对“顺风耳”,只要看到图片、听到声音,就能判断出机器哪里出了毛病。一路走来,吴玉泉获得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尤其在“中小型水电站增效扩容”技术领域成就显著。吃苦耐劳的他还收获了省五一劳动奖章、钱江技能大奖、浙江首席技师等荣誉。
传承技术,打造小水电“黄埔军校”
如今,维修小水电的高手成了香饽饽,但学习维修的人却后继乏人。如何把水电修理技术传承下去,是近年来吴玉泉苦思冥想的事。吴玉泉深知,水电维修不仅要理论,还得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部分水电厂因为要承担发电任务,且部分设备作业时在水下,无法为学徒们提供直观教学。不少学徒甚至对小水电整体设备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学到过硬的本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技术就是纸上谈兵”。
吴玉泉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厂里建一座真正的小水电。2015年底,他耗资260余万元,历时8个多月,一座只为教学而用的小水电建成了,提供机组的解体、安装、维修、排除故障的实训。至今已培养了10多名公司员工,吸引了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小水电技术人员前来参观学习。今年4月初,吴玉泉的工作室迎来了浙江同济学院的领导和教授。实地考察后,双方初步达成了将吴玉泉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学院的实习基地的合作意向。
吴玉泉表示,目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工匠精神,小水电维修是个名副其实的工匠活,他感到了肩上的担子。他对记者说,国家和政府给了他很多荣誉和支持,他有责任把自己绝活无偿地传承给更多的人。接下来,他计划拍摄视频教材,结合实践进行教学,致力打造一个小水电的“黄埔军校”。
- 标签
- 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