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卫平清楚地记得,刚到佛山南庄镇罗南村陶瓷厂上班时,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
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卫平清楚地记得,刚到佛山南庄镇罗南村陶瓷厂上班时,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
“村里到处都是陶瓷厂,整个村子空气里净是弥漫的粉尘,一个晚上就能落满整个桌面。”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2005年的南庄镇抬眼望去,触目皆是林立的烟囱,刺鼻的怪味甚至能呛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印象中,当时南庄镇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一度无人问津”。
数年过后,廖卫平开车穿过南庄镇,如今的风景早已变了模样。过去林立的烟囱、滚滚的浓烟消失了,以前路边枯黄的绿化带处处透着新绿。“现在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了,经常可以见到亚运会时期的‘广东蓝’。”
从2015年起,广东全省的大气6项污染物评价浓度已经连续4年达标。在2月28日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生态环保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治明介绍称,在连续两年PM2.5达标基础上,广州一季度PM2.5已经下降了三成,空气质量好转,达标天数比例超90%。
与廖卫平一样长期生活在广东的大多数人,都见证了天空重回“广东蓝”的过程,有多少人了解重回“广东蓝”背后究竟付出了哪些努力?
粤港澳三地协同治污
“广东蓝”最早出现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与2011年深圳大运会,这曾是广东大气治污最有效、最见效的时期。
在此之前,广东一度成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早已退休的环保人士姜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1995-2004年期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11个有过酸雨经历,尤以珠三角严重。
空气污染历来难整治,由于空气与江河一样具有流动性,空气污染一旦发生就必然是区域共同的问题,仅凭一地之力难达实效。
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认为,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时,没有哪个地方可以“独善其身”。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治理空气污染就是一个协同问题。”吴大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地理边界的连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环境影响的关联性,粤港澳大湾区从一开始就形成了生态环境共同体。
姜新称,尽管港澳工厂很少,但空气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珠三角城市的影响。2010年左右,珠三角的空气质量因举办亚运会创以往10年来最好纪录,粤港澳三地也开始提出要共同推进环境治理。这是三地协同治污的开始,开始了8年的共同奋战历程。
2010年,粤港合作签署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明确提出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建设优质生活圈的首项任务;2011年,粤港合作签署的《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也有类似提法。
在随后的协同治污中,粤港澳三地在清洁生产、区域大气污染机理及联防联治、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区域大气污染联合监测网络建设等方面做了诸多合作。
广东省内也跃跃欲试。2012年3月初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引发了广东省内的环保风暴。当天,广东省环保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珠三角9市1区共17个站点,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统一向社会发布PM2.5等新指标实时监测数据。
“联防联控”由此成为粤港澳三地合作常态。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谈到合作,港澳在环境管理、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广东学习、对接和推广。”
鲁修禄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带去的提案正是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他认为,要想取得更大程度的空气质量改善,必须下更大力气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更大区域实施联防联控,创新区域协同机制是关键。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注重生态建设,包括建设珠三角周边生态屏障,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环境污染名单制度等。
治污转向结构驱动
2000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8∶49.6∶44.6。这意味着,珠三角空气污染与该地区工业比重大有关系。
对症下药,广东开出了“三个一律”药方:新建项目,凡环评不达标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不达标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治理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
在治理空气污染之初,广东希望依托技术改造实现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廖卫平所在的陶瓷行业就是技术改造的重点之一。他所在的佛山地区,陶瓷行业在2006年税收贡献3%,能耗却占了20%,粉尘的排放占到了佛山全市的90%。
“技术改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排放。”廖卫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技术改造后的生产线比传统陶瓷生产减少了64%以上废气和废渣排放,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而且还获得了政府的技改补贴。
技术治理确实在前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越到后来就出现了边际递减。吴大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早期技改投入1万元实现的减排效果,后期可能需要100万元时就不划算了。治理空气污染,根本是要将产业结构和能源优化作为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广东在治理过程中,实现了从“技术驱动”向“结构驱动”的转变。
广东在全国率先对火电行业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倍量替代”,对重点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明确了珠三角不再新建燃煤燃油电厂和炼化、炼钢炼铁等大型项目,将电镀、印染、制革等拒之门外,“用电大户”珠三角因此十几年没有新建过一家燃煤燃油电厂。
此后,珠三角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珠三角煤炭消费总量从2010年8800万吨的峰值,下降到2016年的6520万吨,广东全省每用2度电就有近1度来自清洁能源。
优化的还有产业结构,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20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调整为4.0:41.8:54.2。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大气环境首席专家钟流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对治污的贡献率超过50%。经济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超过末端治理,这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必由之路。
廖卫平越来越觉得“治污不是独奏而是合唱”,天空能重回“广东蓝”既离不开政府推动治污的决心、企业投入技改的力度,也离不开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
目前,粤港澳三地正在共同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深化三地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向纵深拓展,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多做贡献。
(编辑:李博)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 标签
- 空气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