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土木商易宝请登录注册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40年造林治沙报告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 中国环境要闻 作者:新华网 张汝锋

简介: 西藏自治区林业草原局副局长索朗旺堆说,雅江造林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40年接力造林治沙的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1125040502_15694245651031n.jpg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9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新华社记者罗布次仁、张京品、张汝锋

  初秋时节,雅鲁藏布江两岸,一片片杨树林、柳树林铺就的绿色江岸蔚为壮观。时光倒流至40年前,这里却是有名的风沙之乡:“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

  上世纪80年代,饱受风沙侵害的雅鲁藏布江山南段开始建设雅江防护林,40年造林4500多万株,形成一道长160多公里、平均宽1.8公里的“绿色长城”,在高原不断书写造林治沙的奇迹。

  雅鲁藏布江沿岸的公路(9月1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1125040502_15694245651051n.jpg

  “造林禁区”变身“绿色长城”

  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流至山南境内后,河谷变宽,水流变缓。冬春季节,河道沙滩裸露,大风刮起,黄沙漫天。

  位于山南市扎囊县的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山南当地有谚语说:“桑耶寺院何处建,桑耶建在沙滩上”“桑耶寺庙不需要门,踩着沙子就进去了”。

  “过去风沙特别大,每天从院子里扫出来的沙子能装两麻袋。”山南市乃东区金鲁居委会村民达瓦坚参说。

1125040502_15694245651101n.jpg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的防护林(9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我们村子以前被称为‘沙子村’。因为风沙大,地里没法种粮食,只能靠做皮具卖了换粮食。”贡嘎县森布日村村民达瓦说。

  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尼玛次仁介绍,风沙曾给当地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拉萨至山南的公路经常被流沙阻断,车辆陷入沙地无法行驶;拉萨贡嘎机场每年大约2个月受到风沙侵扰,航班无法正点安全起降。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山南开始建设雅江防护林。建设初期,有人认为雅江河滩是“造林禁区”:冬春干旱,夏秋洪涝。种下的树,不是晒干枯死,就是被大水淹没冲走。

  但困难并没有让山南人退缩。经过40年不懈努力,雅江两岸已是树木成林、绿洲万顷,造林面积达45万亩,并首创我国林业水利工程史上的“丁字坝”,尝试“大苗深栽”等办法……雅江造林人向“造林禁区”发起了挑战,探索积累了大量在高寒干旱地区造林治沙的科技成果,雅江防护林营林技术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125040502_15694245651111n.jpg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的防护林(9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林进沙退”造就“金山银山”

  随着造林治沙工作推进,雅江两岸由“沙进人退”变为“林进沙退”。造林治沙不断释放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刘敬峰介绍,如今,雅江两岸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条件明显改善,沿岸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大面积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变成了绿洲,沿江一线数万亩农田、草场及交通水利设施得到有效保护,过去沙害严重地区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拉萨贡嘎机场每年受灾害性风沙影响天数降至10天左右;101省道多年未发生因沙堵路现象。

  “雅江造林不仅减少了风沙,还为群众造就了一座‘金山银山’。”刘敬峰说,雅江造林带动了山南市种苗等产业发展,全市苗圃数量达58个,培养出一批有经验、懂技术、重实践的农牧民治沙队伍,林地经营和管理进一步带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造林就是“造福”的观念深入人心。

1125040502_15694245651131n.jpg

  当地群众在山南市扎囊县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劳动(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据统计,山南市目前有3.2万余名群众直接参与公益林管护,林业项目每年为群众增收9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地添绿、人增收”。

  记者在桑日县绒乡程巴村旭日千亩优良苗木果园基地看到,这里苹果、桃子等长势喜人,苗木苍翠,几名工人正在修剪树枝。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坡,我们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开发,目前已种植40多个树种,不仅绿了荒山,还富了百姓。”基地负责人旺堆多吉介绍,去年以来,基地已发放工人工资800多万元,带动17户、64人脱贫。

1125040502_15694245651141n.jpg

  雅鲁藏布江山南段的防护林(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高原林海”唱响“生命赞歌”

  高原治沙不易,高原种树更不易。

  雅江造林治沙40年的伟大实践,离不开一代代造林人的奉献和牺牲。

  “春天种树早上特别冷。手裂开了口子,就把羊油灌入伤口内,把羊粪灰洒在伤口上,再用羊毛缠住伤口。”扎囊县桑耶镇松卡居委会83岁的多吉占堆回忆说。

  1997年春天,贡嘎县岗堆镇岗堆村村民乘坐牛皮筏到雅江北岸种树。因为湖面突然起风,牛皮筏翻入江中,十多名村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0年来,山南林业人铸就的“不怕困难、苦干实干”的雅江造林精神,激励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雅江造林治沙大军。

1125040502_15694245651161n.jpg

  马鹿栖息在位于雅鲁藏布江岸边的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的万亩人工防护林里(2018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2017年,山南市利用市场机制,引入亿利集团、蒙草集团等科技公司进驻雅江两岸,为防沙治沙注入了高科技基因。

  记者在雅江北岸的扎囊县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培育驯化优良草种。老家在内蒙古的张露,从四川师范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主动到这里工作。她说:“很高兴能把自己所学专业用到雅江造林治沙事业。”

  西藏自治区林业草原局副局长索朗旺堆说,雅江造林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40年接力造林治沙的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 中国环境要闻),作者(新华网 张汝锋)。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全部评论
相关文章

联系电话

  • 0519-68887188-0(查号)
  • 0519-68887188-3(在线教育)
  • 0519-68887188-4(商易宝会员)
  • 0519-68887188-5(广告合作)
  • 0519-68887188-0(内容侵权举报)

客户服务

  • 0519-68887188-5(商易宝客服)
  • info@co188.com
  • 关注土木在线:
    土木在线官方新浪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腾讯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微信
网上110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子营业执照